近日,中国电信于2014年开始集中收购PON设备。此次集中收购沿用了去年的招标模式,第一阶段OLT和MDU招标,第二阶段终端产品招标。
在没有电信建设模式影响的情况下,OLT和MDU集中开采的招标规模较2013年大幅增加,OLT新建各类PON端口33万个,ONU线路158万条,分别较2013年增长63%和77%。招标规模的增加也说明,经过近10年的发展,中国电信FTTX建设的步伐已经加快,尤其是终端几乎脱钩后,FTTH的建设成本进一步增加,MDU仍然是电信发展的宽带选择。根据OVUM权威咨询报告分析,未来几年PONOLT全球出货量不会进一步增加,预计到2018年,其出货量将从目前的4100万大幅下降至1300万。
整体市场发展的上升趋势也使得PON设备厂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下降。受市场环境、产业链等因素影响,本次集中开采各厂家报价比较合理,各种产品价格与2013年相比变化不大,充分体现了本次集中开采各厂家的心态。
当然,电信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的,还是期望通过集中收购,大大降低PON设备的订购成本。这种博弈论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。另外,集中开采也是一面镜子,用它我们也可以看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条件的变化。FTTB能回到多远?作为无源光网络本身,其技术背景来自FTTH。
在国外,运营商基本上都采用FTTH建设模式,没有FTTB过渡阶段。在中国,由于ODN在FTTH建设初期的高成本,以及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铜线资源,FTTB、FTTN、FTTC等建设模式应运而生。自2006年以来,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在FTTB部署了数千万条线路。
虽然用户终端的比特率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,但这表明高带宽的新业务不断涌现,运营商之间的宽带竞争压力减轻。三大运营商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FTTH。
当然,VDSL和10GPON技术这几年发展缓慢,还是跟随着FTTB的生命周期。但是由于铜线质量、节点沉降、现有网络改造困难等因素的影响,融合这两种技术的FTTB建设量并不多,这意味着在一些高校,或者光纤无法入户的场景中,使用了少量的FTTB。光铜是否需要修三条路还是个问号。
SFU和和记黄埔正在中国市场进行合并。对于ONT产品,运营商习惯于将其定义为两类,一类是HGU对抗TR069和三层功能,另一类是SFU对抗上述功能。
运营商对这两类产品的定位也非常具体。HGU的特点在软件功能和端口号方面更为明显,但SFU在成本方面不会有更多优势。
本文来源:友e家娱乐App下载-www.yaboyule300.icu